首页 > 农药兽药>详情

让果子不落的药叫什么名字?怎么样?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08-27 02:08:03

二硝基化合物应用最多的是4,6—二硝基邻甲酚及其钠盐。此剂能杀伤开放3天左右的花,使其脱落,使已受精和未开放的花保留下来。常用的浓度是100千克水加入 16~50克纯量的二硝基化合物。该疏花剂常导致树冠内膛的叶缘干焦。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北京农业大学沈隽(1965,1979),徐绍颖等(1980)试验用二硝基内化合物(DNOC)、萘乙酸(萘乙酸)、西维因等在苹果、桃、板栗等作为疏花疏容果剂,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乙烯利 通常,喷乙烯利溶液后7—10天就表现落花或疏果,其作用时间短、迅速。疏花或疏果的使用浓度为每100千克水中加入40%乙烯利水剂75~125克搅拌后喷布(相当每千克水含300~500毫克纯量乙烯利)。需要注意的是,乙烯利宜用于坐果率高,难疏除的苹果品种,不宜用于坐果率低、易疏除的苹果品种;乙烯利在酸碱度4.1以上释放乙烯,应随配随喷,置放一段时间浓度就降低了;乙烯利虽可用于疏花和疏果,但以在花蕾膨大期喷布,用于疏花为好,用于疏果时,采收果实有偏扁的趋势;仅在花蕾膨大期喷布乙烯利溶液疏花,由于其作用时间短而迅速,常因疏掉拌一些花,节省了营养,使留下的花朵坐果牢固,而难以看出疏除效果,故对坐果率高的品种宜再喷1次疏果剂,以提高当年的果实质量。

落果的原因分析一、自然因素

1、恶劣天气环境

2、秋梢未能及时老熟

二、人为因素

1、秋肥过重烧根

2、缺素特别是缺镁

三、病害侵袭

蒂枯型炭疽和褐斑病容易引起落果,这在果柄细长的品种上较为常见。土质黏重,管理不好的果园出现这些病害的概率较大。蒂枯型炭疽引起的落果果柄周围呈黑褐色,这是比较明显的特征。

让果子不落的药有好多:24d,防落素,好喜,果蒂灵,保果灵,施特优……等等

至于选择哪一种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效果都是挺不错的。

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对于中国这样以农为本的国家来说,蝗灾的治理是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情,各朝统治者都很重视,那么,他们都是怎样治理蝗灾的呢?因为干旱的环境适合蝗虫的繁殖,所以蝗灾的爆发一般伴随着旱灾,中国古代素有“旱极而蝗”的说法。古人认为,之所以有旱灾,是因为一种叫做“旱魃(音拔)”的怪物在作怪,而之所以有蝗灾,是因为“蝗神”在显威。所以,当旱灾和蝗灾爆发的时候,百姓们一般会进行“打旱魃”和“拜蝗神”的活动,这种做法显然不会有任何作用,只能等蝗虫把庄稼糟蹋完以后,自己迁徙到别处。随着经验的增长,古人逐渐开始用一些积极的办法对付蝗虫,比如开元贤相姚崇,面对山东地区的大蝗灾,就破除了迷信,用驱赶、抓捕焚烧,挖坑填埋的方式与蝗虫对抗,效果颇为显著;元朝的时候,人们在继承前代治理蝗灾的基础上,开始思考预防蝗灾的方法:初秋的时候,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锄头刨出来,趁着“秋老虎”的强烈日光将其晒死,此法对于预防蝗灾十分有效;明代,徐光启系统地总结了历代治理蝗灾的方法,并在《农政全书》中设《除蝗疏》专门记载除蝗方法。从此,蝗灾的治理就有了经验上的指导和借鉴,加之朝廷对无作为官员的严厉惩处,以及对蝗区百姓赋税的减免,使得蝗灾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大大减弱。新中国成立以后,蝗灾治理方法进行了一次大变革。以河北地区为例,人们面对1950—1953年的蝗灾时,还采用人工捕打的方法,到1956年,人们就开始用农药来消灭蝗虫,农药的使用提高了蝗灾治理的效率,尤其在80年代以后,农药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让蝗灾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再一次降低。

在从春秋战国至清末的两千六百年间,中国历代王朝共发生蝗灾五百三十八次,等于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蝗灾。在那个“以农为本”且科技落后里,这样铺天盖地的破坏景象,就是国家百姓的锥心灾难!

所以,但凡靠谱的中国古代王朝,对于这桩灾难,也是从来不敢怠慢,两千多年里,无数仁人志士更是开动脑筋,代代研发治蝗办法。下面几条,就是出名靠谱的。办法1:人工扑打法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的灭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乡民们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以顺风的方向三面围追,把蝗虫驱赶到一处后,再集中力量扑打。属于自春秋战国年间起,农民们迎战蝗灾的“白刃战”。这种方法虽说耗费体力,却工具简单方法简便,且适合大批乡民集体作战。因此两千年来,在中国农村十分普及。

办法2:壕堑掩埋法

人工扑打法虽说简单,但毕竟人力体力消耗太大。于是到了汉朝年间,累坏了的国人们,也脑筋灵光一现:何必要和蝗虫打白刃战?给蝗虫挖坑不就行了?于是“壕堑掩埋法”应运而生。

以东汉《论衡》等典籍介绍,这种方法,要先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进行填埋。这种办法的“歼敌”效果极好,通常一埋一大片。操作难度却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浅,蝗虫也能钻出来。《晋书》里记载,河东地区当时发生蝗灾,人们采用“壕堑掩埋法”埋杀蝗虫,熟料埋进土里的蝗虫,转眼就飞出来,反而把庄稼啃了个光。

于是,一种更狠的办法,唐朝时就普及了:篝火诱杀法。办法3:篝火诱杀法

其实,火烧蝗虫的愿望,在春秋战国年间,就是十分强烈。《诗经》里就有“秉被蟊贼,以付炎火”的呐喊。到了唐朝时,这种“火烧蝗虫”的操作,也终于成熟起来。

以《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里记载,要想“火烧蝗虫”,就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还要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分路设灯,用密切配合的灯光,把大批蝗虫吸引而来。然后被火烧到的蝗虫,就会失去飞行能力。大批百姓趁机捕杀,甚至可以将被杀的蝗虫,在壕堑处集中掩埋。唐朝开元年间,面对席卷中原的大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果断启用“篝火灭杀法”,短时间里成功将大灾扑灭!

而发展到农业科技更发达的宋代,大规模的灭蝗烧荒也被采用:将蝗虫的滋生地一把火烧光,不但断绝灾难隐患,更可在烧荒处开荒种地,可谓一举多得。

办法4:据虫除卵法

也同样是在农业科技井喷的宋代,防灾意识也深入人心:与其在大灾时累死累活灭蝗,不如提前斩草除根。趁着冬天的机会,把蝗虫的虫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据虫除卵法”。

以《宋史》的记载,宋代的农民们,就常在冬天寻找蝗虫滋生地。《治蝗全法》也总结了宋代以来“据虫除卵”的经验: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明清年间,人们更开发出了原始“农药”,比如“百步草浓汁”和“陈醋混合液”,专用灭杀虫卵。

但这种找虫卵的办法,以北宋沈括等名臣的叫苦说,简直就是累断腿。有时累死累活刨虫卵,第二年蝗灾还是汹涌而来。到了明朝年间,人们更明白一个事实:种地其实比找虫卵更能杜绝隐患——垦荒除蝗法。

办法5:垦荒除蝗法严格说来,垦荒除蝗法其实起于元代,以《农书》记载,元朝的农民们,就常垦荒种植芋桑等作物,用以抵抗蝗灾。发展到明朝时,更有了系统的操作:滋生蝗虫的地方,都是“涸泽”地区,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农田,在垦殖的过程里,通过各种方式杀灭掉虫卵,同时种植绿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植物,用于蝗灾时的备荒口粮。

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里,这种“垦荒除蝗法”不但有了完整记录,更随着《农政全书》的享誉世界,流传于欧美各国。对西方近代的病虫害防治研究,也提供了重要影响。

但话说回来,上面这几个办法,虽说各个靠谱,可在古代的科技条件下,这些办法也只能做到缓解灾情,把粮食损失降到最低点。一直到现代社会,世界各国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够勉强控制蝗灾。叫这个可怕灾害,看似离现代生活比较远。某些“吃货拯救蝗灾”的调侃,更可以说是对病虫害灾难的严重无知。可是,就是在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坚强的中国人,依然世代更新着治蝗灭蝗的经验,勇敢面对着每一次灾难。这样的智慧与勇敢,恰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