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机温室>详情

什么是粮食作物种子(豆类)质量标准?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10-21 07:44:49

我国于1996年颁布了粮食作物种子(豆类)质量标准GB 4404.2―1996,主要内容如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蚕豆种子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销售的豆类作物种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43.1―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3543.2―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2 良种

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4 质量要求

豆类作物种子质量指标见表7。

表7 豆类作物种子质量指标(%)

5 检验方法

5.1 扦样

按GB/T 3543.2执行。

5.2 净度分析

按GB/T 3543.3执行。

5.3 发芽试验

按GB/T 3543.4执行。

5.4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按GB/T 3543.5执行。

5.5 水分测定

按GB/T 3543.6执行。

6 检验规则

以品种纯度指标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纯度达不到原种指标降为一级良种,达不到一级良种降为二级良种,达不到二级良种即为不合格种。

净度、发芽率、水分其中一项达不到指标的即为不合格品种。

纯度、净度、发芽率的测定值与标准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时,暂不执行GB/T 3543.1~3543.6―1995中与规定值比较所用的允许误差。

如何做种子净度检验?

种子净度就是种子的洁净程度,是指供检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的本作物净种子的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种子净度是种子播种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定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之一。如果种子净度达不到种子质量标准的要求,则该批种子即为不合格种子。玉米种子净度分析的关键是区分样品中净种子、废种子和杂质。鉴别标准如下:净种子是指有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玉米种子:
①不论其色泽如何,完整的、发育为正常饱满的种子;
②不十分饱满,用规定的筛孔未筛下的种子;
③幼根或胚芽突破种皮,但还未露出种皮外面的种子;
④部分胚乳或子叶受损害,但仍保留其2/3以上的种子;
⑤种皮微裂,但未受损害的种子。
废种子是指有下列表现的种子:
①无种胚的种子;
②用规定的筛孔筛下的小粒或瘦秕粒种子;
③未经筛选的,其饱满度不够正常种子1/3的瘦秕种子;
④幼根或幼芽已露出种皮的种子;
⑤已压扁、压碎或残缺程度达1/3以上,不论有无种胚的破碎种子。
杂质分为有生命杂质和无生命杂质:
①有生命杂质包括杂草及其他植物种子、活的害虫(包括幼虫、卵、蛹)、菌核、菌瘿、黑穗病孢子团、孢子块、线虫瘿;
②无生命的杂质包括土块、小石子、沙子、鼠、雀虫的粪便、碎茎秆、异作物的无胚种子,已死的害虫及幼虫。
种子净度的检验方法:
(1)大型杂质的检验在送检样品中,如有0.6厘米以上的大型杂质,如土块、小石块、碎茎等,不能均匀分到试样中,应该挑出来称重,然后将大型杂质分为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分别称重,记录。
(2)定量试样的分取用分样器从经过大型杂质检验的送检样品中分取定量试样2份,玉米送检样品和净度检验试验最低重量分别为1000克、900克,用精确度1/100克天平称重。
(3)试样的分离将定量试样用铝制套筛进行筛理,使试样中的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进行分离,或者进行人工挑选分离,按净种子、废种子、有生命杂质及无生命杂质的鉴别标准进行分类,分别称重,精确度为1/100克。
(4)结果计算
①核查分析过程中的重量损失 将分离后的各种成分重量之和与原始重量进行比较,核对分析期间物质有无增失,若增加或减少的重量超过原始重量的5%,则必须重做,填报重作的结果。
②计算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 各成分计算百分率时,必须以分析后各成分重量之和作为分母,而不是用试验样品的原始重量,百分率至少保留2位小数。两份试样的检验结果在允许差距之内,可以求平均数,如果超过允许差距则要重新分取成对试样,直到两份试样的结果在允许差距范围内为止。种子净度检验中两份试样分析结果允许幅度根据GB3543.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绿色发展 绿色植保护》

相关资讯